培盾小说互动网>玄幻>花舞刀行 > 第39章 去县城买房2
    徐老爷子也是哈哈一笑,并不废话,看门见山道:“我年纪大几岁,就叫你一声张老弟。听高掌柜说,老弟你的门面广,所以我就直接来寻你了。是这么回事,我想在镇上买一套宅院儿,却不知道哪里有合适的,地价几何。张老弟是灵通人,在牙行里是数得着的人物,手里可有合适的房子出卖?”

    张掮客一拍大腿,大声说:“买房子呀,找我就对了!我手里正有几套好的,房主托给我售卖!不知道老哥哥你想要在哪里买?要买多大的?”

    “地点还没定下,得先看了房子行不行再说。不能太小,也不能在西街上,最好是三进的宅院,如果没有,四进的也可以看一看。”

    “那您是来着了!我这里刚好有两家要卖的房子,都是三进的,一处在北街后边儿,一处靠近东街。我这就带您去看看?”

    “那就劳烦张老弟,走吧!”说着就站起身,跟着张掮客走出来。张掮客锁了门,走在前面,出来牙行,不知道跟哪里打了招呼,就有一辆驴车驶了过来。热情的喊了徐老爷子和陆挽挽上了车,张掮客也跟车把式一起,坐在了车辕上,说了一声去北后街,驴车就上路了。

    坐了车就是不一样,不但不用担心衣服和鞋子粘上泥浆,速度也快了许多。一路上,张掮客不停的跟徐老爷子唠嗑,天南地北的,陆挽挽也没有仔细听。

    两刻钟后,驴车拐进北后街,又行了一小段路,来到一座宅院的门前,张掮客说:“到了,就是这儿。”说着,跳下驴车,从怀里摸出一串钥匙,过去打开了院门。转身招呼徐老爷子:“老哥哥,就是这家儿,您进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爷孙两个走进院门,只见对着门四、五米处,立着一道影壁墙,墙上雕着大大的一个‘福’字。拐过墙去,就见到一个大约五十平左右的院子,直走过去是一间门厅,左边和右边各是三间厢房。厢房的外面起了一道回廊,沿着回廊左边走,就见到一个月洞门,进去之后又是一个院子,比第一进院子大了将近一半,正面是三间正房,左右两边却都是五间厢房。格局和第一进相仿,也是沿着左边回廊过去,看见一个双扇门,推开后就进了第三进院子。到这里就没有了回廊,靠东边是两间厨房,厨房门前靠左边的地上,有一个大大井台儿,井口盖着盖子。西边是一排四间库房,从外面看是一样的。院子正面是一排高高的院墙,左边墙根下有个棚子,像是一个牲畜棚。右边也有一个棚子,码放着不少木柴。墙中间,是一个能进出一辆车的后门,跟大门同宽的地面上铺了青砖,一直铺到二进院子的门口,后门正上着锁。这整套房院都是用青砖盖的,房顶铺了黑瓦,门窗上的漆半新不旧。前两处院子和回廊,都用青石铺了地,还用青砖垒了花坛。陆挽挽仔细看了各处的屋子,见都是空屋,不带家具。总而言之,这就是一套标准的三进宅院!

    张掮客见两人都看完了,就开口说道:“这套宅院的房主,开价是八百两银子,托到我手上刚十几天,还一直没有人看过。”

    徐老爷子说:“张老弟,劳烦你再带我们到东街那边的房子去看看,多看一处,能两相对比着,看看哪个更合适。”

    “行嘞,老哥哥。”张掮客是做惯了房牙子的,这时候不多说一句,就锁了院门,坐上驴车,带着徐家祖孙向东边赶去。

    路上,通过张掮客的介绍,得知要出售的那套宅院位于东街的左后方的一个胡同里,那条胡同因为形似一顶官帽,所以就叫官帽胡同。

    经过县衙的十字路口,一直到了东街,再向左边走,不多时,驴车就驶进了一条开口很宽阔的街道。一直往前走,里边的路就突然窄了一大块儿。在这变窄的地段的左右,又各自横向伸出来一条小胡同。整条胡同并没有很长,但是因为两边都伸出了一大块,所以,从整体上看,是更宽一些。陆挽挽看明白了,前款后窄,两边伸出,这地方还真是一个官帽子的形状。

    要看的房子,正好在右边伸出的帽子翅上,所以叫做右翅巷。

    整条巷子看着不宽,但是赶着驴车进去,青石路也没占满。这巷子大约三百多米长,沿路并没有看到人家儿。一直走到底,才开到一个漆成黑色的宽阔的院门。

    张掮客跳下车,走过去打开了大门。徐老爷子带着孙女儿,从大门外向里边看去,迎面先看到了一小片的竹子,一条铺了青砖的小路,从门口直走了五、六米的地方到了竹林的边上,成直角拐了一个弯儿,沿着弯过去的青砖路又向前十几米,一间高大宽敞的厅堂就出现在眼前。厅堂的前边,也建了回廊,沿着回廊右拐,被竹林围住的后面,是三间不大的厢房,房前挨着竹林的地方,也是一口井,井的四周,铺上了青石。在青砖路的左边,有一大片儿空地,上面盖了一个葡萄架,葡萄架下,摆放着一张石桌儿和几个圆鼓型的石凳。

    挨着葡萄架和回廊的中间,开着一个普通的两扇儿门。进门儿以后,又是一条青砖路,直通到一座五间开的房子门前,左右两边各有四间厢房,所有房子都用回廊围起来,形成了中间极大的院子,院子的空地上,左右两边各种着一颗海棠树。左边厢房的回廊,经过主屋的旁边拐了个弯儿,一直到了主屋的正后方,又见到一道院门。

    进了这道门,便是第三进院子。院子右拐还是回廊,走过去七、八米,一座二层的小楼静静的立在那里。楼门前回廊的外边,摆着两个大大的青花鱼缸。沿着回廊一直走,就到了正面的房子前。因为右面的二层小楼往前多占了一块地,所以正面的房子就只有三间。又沿着回廊走过去,便是左边的四间厢房。整个院子被房子围成了一个长条形,看着没有第二进院子宽阔,靠右边种着一颗很大的桃树,桃树下,挂着一架秋千。

    陆挽挽注意到,难怪这胡同里没有别的人家儿,原来这房子是这样的布局走势。而且从进了这条胡同开始,东街外面的嘈杂声几乎就没有了。进了院子以后,更是什么声音也听不到。

    这就太难得了,所谓人在闹市,却居于闹中取静的地方!这套宅院,无论是房屋布局还是院子里的陈设,都直击了陆挽挽那颗曾经在前世就幻想过的,想要拥有一套这样的房子来度过余生的心!更重要的是,整个右翅巷,只有这一户人家!